那些给年轻人的建议:想做什么事情,想与什么样的人一起生活
我很爱播客。经常在小宇宙首页随意点开一期,读完简介,决定要不要加入播放列表,再点开下一期。
久而久之,我发现播客简介也算一个有趣的媒介。一个松散,简洁,大纲式的媒介。语言风格自由,又常带有 Reference List,不失严谨。
平日最幸福的事情之一莫过于与朋友 Deep Talk。如同录制一期即兴播客,但是有一条若有若无的主线。聊完后尚有回味,我会把一些片段记录下来。
回看这些文字,让我想到了播客简介。对观点和故事的提炼,激活感受和记忆;又有恰当的颗粒度,让一些具体的故事和语言留在当时当刻。
周末 Getaway Trip 去 LA 找本科好友 C 重聚,我们看了基于萧红原著的话剧「生死场」,夜潜 Google Irvine 办公室,在 Laguna Beach 散步,聊了许多。
这篇博客便是仿播客简介,记录我们的谈话。我做了两个调整:按照主题 Group,改变了一些内容的顺序;在开头加入了虚构的时间戳。在这个我们都迷茫可爱的时刻留下快照,供未来回看笑谈。
🎭 本科时人云亦云,大家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,但现在没有「我们」了
02:15 近来如何?我: Settle 在湾区、新公寓、迷上了家居设计。
06:47 近来如何?C: 来到 LA 后稳定的新朋友圈,刷题,理想的实习 Offer。LeetCode 800+ 后,整个人状态真的不一样。
11:23 在上海鸡娃的小圈子里长大,初中,高中到交大,一直都是那帮人。这是第一次逃离了被注视的环境。
15:38 本科时期的「人云亦云」模式:上交密院 2+2 项目让大家自然而然地抱团。毕业之后,突然没了「我们」,被迫开始面对独立决策的压力。
20:14 抽签与身份:是人生少有的,完全被随机支配的感觉。看见邮件那一刻又哭又笑,好似范进中签。当晚买了啤酒,看了一集动画片。
26:09 健身与有氧:略微超过自己身体限度的有氧会令人上瘾,不过要当心晚上睡不着。
31:45 人的大脑是多线程,又或者是单线程,但 Context Switch 过于快,给自己的体感是同时在做两件事情。一个例子是开车熟练到能够边聊天边思考。许多事情其实是在后台想清楚的。
37:20 关于细致思考的最初记忆 - 疫情封校时/高考复读时 - 自那时起变化很大,每过几个月,想的事情都不一样了。
41:12 那些超越生活的体验之所以可贵,是因为平时想事情太多。这时候便需要一段时间(一个好故事)完全沉浸其中,清空大脑。
🪁 社交与亲密关系 - 主动些,不要想太多。年轻,有许多容错。
45:00 我:到了湾区,发现好朋友都不在身边。出去聊天逃不开工作股票身份,渐渐不敢社交。C:来南湾教你变异 E 🧬。
51:35 发现自己喜欢感受力强,对生活有体察的人。可以是多感官的 - 视觉,听觉上对微小事物的捕捉 - 如同侦探一般,试图用一条线将蛛丝马迹拼凑出故事。也可以是情绪上的,多维度、多层次 - 热情,丰富的。
53:27 最喜欢的 Ins Story 来自一位朋友:两个家庭四位父母分别站在小径的两端,两个小朋友兴奋地,毫无顾虑地向父母冲去 - 先扎进左边大人的怀里,停不下来地转身再奔向右边,如此来回好几次。溢出屏幕的幸福在此刻具像化。
57:20 古灵精怪:我认为这种特质背后是一种聊生活之外事情的能力,越与当下生活有距离感的对话,越能制造短暂的抽离感。再搭配点幽默,笑点戳中不是问题!
59:41 分享最近在看的一部剧「克拉克森的农场」:好想与这位执着于兰博基尼拖拉机和黑脸羊的奇怪老头做朋友!每天最期待吃饭时看十万八千里外的英国乡下生活学习农业知识。
67:19 湾区其实也有乐队,独立电影和文化沙龙。但与上海、南加或纽约不同的是,这里一切需要自己主动寻找,而「主动」本身相当耗费精力。
🚏 人生大概需要些容错 - 我们讨厌追求绝对正确的思维方式。
71:23 最近看了课代表和郭宇的访谈视频,顺藤摸瓜仔细研究了「数字游民」生活方式的可行性。其核心吸引力,在于地理位置层面的自由,打破的是长期以来我们被地域限制的叙事。
75:45 我们都不太喜欢课代表视频中体现出来的、科技从业者中常见的对人生过度客观、优化的追求。从理性上说,这大概有两个原因:第一,追求绝对正确背后是一种傲慢的假设,即存在一种「最优解」。现实世界太复杂随机。
79:17 第二,即使这种「最优解」存在,也不会是由单一思维模式覆盖的。那些让人感到不适的的焦虑感,往往是单一思维被过度滥用产生的错位感。
84:02 更重要的是,追求「自己」人生的绝对正确,少了些温柔与人文关怀。那些最珍贵、最温暖的人性闪光难以被量化。
87:36 除了地理位置的叙事突破外,掌握不同的语言也提供了一种思维框架的解放。不同的语言从发声方式,Vocab 的覆盖密度,逻辑语法的顺序等不同角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。最近重读了姜峯楠的「你一生的故事」是类似的主题,还是非常喜欢。
92:10 职业、专业领域也是一种叙事。年轻时或许去突破这些限制,去体验更丰富、更有温度的世界,寻找真正重要的东西。好在年轻,探索也是容错空间赋予我们的自由与幸福。
Song List
- Prince「Purple Rain」
- 王菲「乘客」
本期提到的其他作品
- Jeremy Clarkson「克拉克森的农场」
- 查理芒格「穷查理宝典」
- 姜峯楠「你一生的故事」
- Henry Fonda「十二怒汉」
- 萧红「呼兰河传」
- Principles by Ray Dalio